党群园地

【党建+科技创新之六】水口山公司多项科技成果被评价为 “国际领先”“国际先进”

上传者: 时间:2022-08-29 10:51:00
  今年以来,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学习领会“五大核心要义”,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进“创新五矿”建设,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党建+科技创新成效丰硕。

  公司制定《科技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科技管理考核办法》《学科带头人》等一系列科技管理制度,建立了从立项、实施、成果转化、后评价等全流程科技管理体系。 

  今年以来,公司新增研发费用3600万元,新增科技项目26个,科研攻关方向涵盖地质、采矿、冶金、资源利用、节能环保等各个方面。申报发明专利7件,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获得中国五矿科技创新协同奖2项。 

  公司科技工作得到了湖南有色的高度肯定,2021年底获评湖南有色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在2022年上半年湖南有色精细化管理十项清单评比中,水口山科技管理项获得总分第1名、进步指数第1名。 

  8月20日下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长沙对公司三项科技成果开展成果评价,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毛景文院士等多名教授担任此次评价会专家。通过项目汇报、专家质询、打分等环节,专家对项目的内容及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中《富氧侧吹转炉绿色回收铅及稀贵渣料新工艺研究》评价结论为国际领先水平、《湖南省水口山矿田康家湾矿成矿机理及其找矿突破》、《高性能多元新型铅合金的成套工艺技术研究》两个项目评价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
  “引进来”:邀请中南大学李斌教授为水口山科技工作者开展论文专题写作,通过对论文写作的研究思路、研究目标、如何撰稿、如何发表等内容的全面介绍,广大科技工作者对撰写论文有了新的了解,写作水平得到了提升。此外,公司还组织了10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知识产权管理及科技成果申报”、“双碳”等视频培训。
  “走出去”:组织44人外出柿竹园、郴州氟化学、驰宏锌锗、云锡铜业、中南大学、发恩德等单位学习交流8次并进行经验分享,为科技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以及对标行业先进的平台。如在8月19日-20日召开的第十届全国湿法冶金工程技术交流会上,水口山作了题为《从浮选尾矿中提取金及其动力学研究》的报告,与会人员认真聆听了湿法冶金先进科技成果研发、工程化应用等方面的主题报告。会议对十年来我国湿法冶金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创新创业人物、优秀青年进行表彰,水口山公司及代表获得技术创新单位、最佳合作伙伴、优秀知识传播者、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上半年公司科技项目课题进展顺利,共有8个科研项目结题,科技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

  《水口山地质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建立了康家湾地质资料数据库,基本建立了矿体模型、地表模型,为下一步利用三维模型进行储量计算工作奠定基础。《柏坊铜矿生产区及外围边深部综合物理探测研究项目》完成7条广域电磁法剖面,圈定有利的找矿靶位9处,为柏坊铜矿资源接续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设计思路。 

  《资源高效利用研究》项目,在2021年《选冶联合提高水口山金银资源价值实现率》研究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选矿产品的综合价值。从2022年3月10日起开展工业试验以来,工业试验期间累计生产技术指标与2021年生产指标相比,铅精矿中铅、金、银回收率均有不同幅度提高,创造效益近1000万元。 

  《八厂底吹炉协同处理硫酸铅渣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一步促进国内铜铅锌清洁、绿色、高效冶炼技术升级。2022年,通过开展硫精矿替代块煤作为补充热源的工业试验,经过近两个月的生产实践摸索,一举突破了硫酸铅渣处理比例上限,截至6月份已处理硫酸铅渣4.2万吨,创造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 

  《电铅进口设备性能提升及备件国产化研究》已完成全部18项设备国产化,备件国产化率达到72.22%;电铅进口设备备件费用每年可节约129.2万元。 

  《铂钯在金银冶炼中的行为及回收研究》项目,湿法冶炼段钯回收率、钯粉纯度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年创效可达到200万元。 

  科技提升速度,创新彰显高度。下半年,公司将认真宣贯集团公司“创新驱动 引领未来”的创新文化,持续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推进科技体系建设,做好项目的管理和跟踪以及发明专利的申报,为打造“创新五矿”、“数字五矿”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